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21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慈悲青年律師黃昱凱 攜手新莊高中推動法治與人文教育

教育人文

字級

慈悲青年律師黃昱凱 攜手新莊高中推動法治與人文教育

【人間社 王智鳳 高雄報導】 2025-09-20
高雄市立新莊高中推動人文法治教育講座,特別邀請佛光山大慈育成中心安排講師演講,9月18日由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執業律師也是慈悲佛光青年分團團員的黃昱凱,主講「詐騙臭一生,毒品毀一生」,結合法律實務與真實案例,為百餘位學生深入解析詐騙與毒品的危害與法律責任。

黃昱凱指出,詐騙案件已成為社會嚴重問題,詐騙集團分工明確,包括提供帳戶者、提款車手、運送金錢的司機及幕後策畫人員。有些人雖無犯意,卻因「幫忙收款」、「申請貸款」或「帳戶外借」而誤入共犯行列。

常見詐騙手法包括假投資、假求職、購物付款陷阱與交友詐騙,許多案件皆以「工作機會」包裝,使人一步步從受害者變成加害人。根據司法實務見解,成年人應對帳戶與行為負責,法院不會輕易接受「不知道」、「只是幫忙」的辯解,只要帳戶涉及詐騙金流,即便沒有直接行騙行為也可能被認定具有投機心態而遭起訴。

在毒品議題部分,黃昱凱播放一則「吸毒駕車撞死警察」新聞影片,現場氣氛為之一變。他指出,毒品不僅侵蝕個人健康與判斷力,更可能釀成社會悲劇;毒品問題從來不是個人選擇那麼簡單,往往關係到他人的生命與安全。

毒品分為四級,從第一級的海洛因、古柯鹼,到學生較易接觸的第三級毒品如毒咖啡包、K他命等,無論是持有、轉讓還是販售,皆可能面臨重刑;即使是朋友間的小額交易,只要有金錢往來,也可能構成販毒罪行。毒品犯罪範圍不只限於吸食與持有,也包括製造、運輸、轉讓等行為。

有人因「代運免稅品」或「幫忙拿東西」而在不知情下運送毒品,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面臨數年刑責:「只要有金錢交換,就算是朋友間的交易,也可能構成販賣毒品罪;我們沒有犯法,往往只是因為幸運。」

不少人初衷是「相信廣告」、「幫朋友一個忙」,卻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誤觸法網。黃昱凱提醒,遇到類似的問題,心要靜、不要急、不要馬上行動;先停下來思考,諮詢家人、師長或法律專業人士,只要一時衝動,就可能後悔莫及。

黃昱凱叮嚀學生,陷阱常藏在最不起眼的細節裡,保護個人帳戶資料、避免貪小便宜,是預防法律糾紛的根本之道。

訓育組長呂品萱表示,此次講座內容紮實,感謝講師以真實影片與辦案經驗喚起學生深刻反思,學校將持續推動法治教育,協助學生建立正確法律觀念,成為具備判斷力與責任感的現代公民。
12345678910第1 / 436頁
追蹤我們